我们也很期待,希望一些细则赶紧出来。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指出,中国可利用的城乡建筑面积约有890亿立方米,即便是最保守的计算比例,到2020年也能提供10亿千瓦的装机,约等于目前火电、水电、核电的总装机规模,相当于建设45个三峡工程,这将直接拉动10万亿元产出,间接拉动20万亿元产出,同时减排13亿吨二氧化碳。动辄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培植出来的也只能是扶不起的阿斗。
来自国家高层的态度已经很明显,未来技术不先进、难以逃过市场洗牌劫难的企业,政府将乐见其破产。同时,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发展的机制,光伏电站项目执行与风电相同的增值税优惠政策。除了充当地方企业的大腿,搞地方保护也是近年来光伏业内诟病较多的问题。此外,光伏电站企业用地将减免各项土地税费。单位个人发电计入全社会发电量统计,同时纳入地方政府、国家电网业绩考核指标。
为鼓励单位个人发展分布式发电,有望豁免发电业务许可而改用备案制。但政策扶持只能起雪中送炭的短期效果,光伏企业提高自救能力才是硬道理。光伏产品的应用情况也将被纳入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的考核。
除了意在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也彻底堵死了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的通路。而在今年股价跌幅位居前列的前十大熊股中,光伏业上市公司也多达四席,分别为亿晶光电(600537.SH)、天龙光电、精功科技、向日葵(300111.SZ),全年跌幅分别高达64.71%、55.97%、55.17%和54.97%。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首次提出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保利协鑫能源的负责人就曾指出,在个别西部地区如果要建设新的光伏电站,当地政府就硬性规定投资企业要在此兴建工厂并生产组件。
动辄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培植出来的也只能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在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保护与干预之下,一些原本应该倒闭或者被兼并的企业却仍然得以苟延残喘,有些还大有卷土重来的架势。
太阳能将成为公共设施建设标配,今后各地方的园林景观、道路照明,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原则上都要使用太阳能。电价和补贴问题一直是光伏业内关注的焦点。同时,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发展的机制,光伏电站项目执行与风电相同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同时,国内需求的刺激加上外围市场经济形势的逐渐回暖,会支撑2013年全球光伏需求有效增长10-15%。
说到底,在当今中国,地方政府频繁使用有形之手对企业决策进行干预和影响,而相关职能部门对地方政府的干预又缺少必要的限制和约束,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十分重要的障碍。在救市恐沦为空喊的尴尬境地,国务院总理亲自就光伏行业主持会议并做出批示,尚属首次。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的25家光伏业上市公司,因股价下跌蒸发的流通总市值已高达229亿元。来自国家高层的态度已经很明显,未来技术不先进、难以逃过市场洗牌劫难的企业,政府将乐见其破产。
分区域上网电价:光伏吃上定心丸此次国务院敲定的光伏新政其中一条是:完善支持政策,根据资源条件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根据成本变化合理调减上网电价和补贴标准。而在光伏行业较发达的省市,地方政府在正常的企业竞争中拉偏架、袒护本地企业的做法,也让一些区外的光伏厂商如鲠在喉。
如果政府真的想引导经济向好,那就应当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多下工夫。汲取教训再出发自救才是硬道理对于国务院会议确定的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政策,业内人士则给予了更高期望。
其中,精功科技(002006.SZ)、爱康科技(002610.SZ)、天龙光电(300029.SZ)、新大新材(300080.SZ)、航天机电(600151.SH)、光电股份(600184.SH)均表示全年亏损已是板上钉钉。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统计,目前多晶硅停产企业数量达到90%,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已经停产,30%大幅减产,10%-20%小幅减产或努力维持,并已开始不同程度裁员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指出,中国可利用的城乡建筑面积约有890亿立方米,即便是最保守的计算比例,到2020年也能提供10亿千瓦的装机,约等于目前火电、水电、核电的总装机规模,相当于建设45个三峡工程,这将直接拉动10万亿元产出,间接拉动20万亿元产出,同时减排13亿吨二氧化碳。动辄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培植出来的也只能是扶不起的阿斗。来自国家高层的态度已经很明显,未来技术不先进、难以逃过市场洗牌劫难的企业,政府将乐见其破产。同时,完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光伏发展的机制,光伏电站项目执行与风电相同的增值税优惠政策。
除了充当地方企业的大腿,搞地方保护也是近年来光伏业内诟病较多的问题。此外,光伏电站企业用地将减免各项土地税费。
单位个人发电计入全社会发电量统计,同时纳入地方政府、国家电网业绩考核指标。为鼓励单位个人发展分布式发电,有望豁免发电业务许可而改用备案制。
但政策扶持只能起雪中送炭的短期效果,光伏企业提高自救能力才是硬道理。如果政府真的想引导经济向好,那就应当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等方面多下工夫。
但在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保护与干预之下,一些原本应该倒闭或者被兼并的企业却仍然得以苟延残喘,有些还大有卷土重来的架势。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太阳城和光伏园仍然超过300个。除了意在防止出现新的产能过剩,也彻底堵死了一些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的通路。而对于各方十分关心的电价补贴问题,有权威人士透露,财政部与国家电网补贴将按季度结算,国家电网与企业补贴按月结算,形成及时付款机制。
保利协鑫能源的负责人就曾指出,在个别西部地区如果要建设新的光伏电站,当地政府就硬性规定投资企业要在此兴建工厂并生产组件。有业内人士表示,新政对于身处寒冬的光伏企业是重大实质利好,对产能严重过剩、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等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电价和补贴问题一直是光伏业内关注的焦点。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2012年世界末日的谣言不攻自破,太阳照常升起。
而在光伏行业较发达的省市,地方政府在正常的企业竞争中拉偏架、袒护本地企业的做法,也让一些区外的光伏厂商如鲠在喉。汲取教训再出发自救才是硬道理对于国务院会议确定的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政策,业内人士则给予了更高期望。
自从中国光伏业遭遇欧美双反狙击,政府层面推出光伏新政迄今已有几个月,然而无论是分布式发电免费并网,还是上网电价补贴,却始终是口惠而实不至,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以至于有业者揶揄为精神鼓励。光伏产品的应用情况也将被纳入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的考核。常年困扰光伏行业的补贴不到位这个老大难问题,也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对于已经习惯了依靠低成本优势和价格战的光伏企业来说,汲取教训再出发、自救才是硬道理。
未来6-9个月,超过1GW的大中型产能有望退出,光伏产业将步入实质性的产能收缩期。而更令行业振奋的是,此次出台的指导性政策还有很大的展开空间,具体的细则将覆盖企业用地、政府考核、电价补贴、用电统计等具体层面。
显然,管理层已经充分认识到,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是高企的产能过胜率,管理层对国内光伏已经从过去的以刺激需求救市的政策基调,切换到协调、指引和帮助产业加速优胜劣汰,调节产能过剩的政策方向上来。2011年8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从今年7月1日前后核准的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分别为1.15元/千瓦时和1元/千瓦时。
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首次提出制定光伏电站分区域上网标杆电价、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企业抱大腿失灵行业洗牌加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也是此次新政的亮点之一。